景觀喬木介紹

烏臼 Sapium sebiferum

烏臼引渡台灣至少約有四百年或以上,很能適應並局部馴化於西南半壁的人類生活圈,因應暖化變遷,中北部可以推廣烏臼園區,一方面賞享紅葉冬景;另方面大量利用公園畸零地,廣栽植為種子油的儲存。全株有毒性,有資料說落葉會毒害魚隻,因而不宜種在魚池旁。

它的生育地要求度低,生態幅度寬廣,屬於陽性次生先鋒樹種。台灣在常年修剪的都會環境下,常見的樹高在6、7公尺上下。容易種植、耐空汙,又因鳥類的吃食而到處傳播,形成種苗處處,特別是屋頂盆栽中,頻常出現。

全株各部都具足美感,它的苗木單幹直立妍美,在光線略不足處,莖幹抽得細長,若採多粒種子發芽,可種成一叢叢直立盆栽甚討好。老樹若砍除,基幹周圍亦會長出數量繁多的直立側芽枝。

茄苳 Bischofia javanica

1825年,在印尼熱帶雨林樹高超過30公尺的原型茄苳,被植物分類學界正式命名,種小名即以爪哇地名拉丁化而來。廣佈於印度、東南亞、台灣及離島、熱帶澳洲、太平洋諸島及中國南部等。

茄苳是台灣低地地下水源指標物種,舉凡溪谷邊、地下水源區,它具有形成純林的潛力。在稍大基地的植栽設計時,考量地下水文的狀況,茄苳應該設計在低凹處。若是考慮其與動物的關係、永續林的設計,必須雌雄株同地配置。

茄苳在台灣已經演化為溪谷平展樹冠型,它的策略是往四鄰擴展,而非長高,故而行株距需要一般植栽配置的2倍以上。就景觀條件,茄苳屬於年度換葉,但無縫接軌,故被稱為「半落葉」而可歸為全年常綠樹。除了太過乾旱的岩稜地之外,茄苳的生態幅度寬廣,到處可以設計、搭配。

鐵色 Drypetes littoralis

這種很有個性的海岸小喬木,當初命名者即把它的種小名界定在「海岸」,分佈於菲律賓海岸。在恆春半島的自然狀態係在截斷式及高位珊瑚礁岩上,或石質土的立地生長,屬於海岸灌叢的伴生種,嗜好強光照、耐旱,多見於鈣成土偏鹼性的立地。

自然狀態中它是堅硬抗風物種,單葉革質,葉片歪基且呈歪長卵形,一般植物描述都說是「鐮刀型」。花腋生,果熟由綠轉紅的橢圓體。

種植在各地的鐵色,生長較迅速,甚至成為切花、插花素材,廣為市場所利用。本種除了其全株奇特葉形團簇,可形塑為特定造型,也可以做為盆栽等工藝,在植物景觀設計上,屬於剛硬質性,在人造環境中可以發揮的場景甚多。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桂花對台灣人來說,或可說是「阿嬤的花序列」之一。原生於中國南方岩壁隙的桂花原種,可能類似於太魯閣峽谷、天龍峽谷或北市皇帝殿山稜巉岩的灌木至小喬木體型,耐旱、耐風、耐貧瘠的艱困環境,質性本來就是陽剛、堅苦卓絕或嚴苛考驗下的生命。

隨著華人來到台灣的桂花,大概多以盆栽方式渡台的,而文人雅客之所以栽植桂花,看中的,都是嗅覺上的美化,另一方面,賦予桂花西方學名制時,種小名也是「香味」的拉丁化fragrans。因為一般以扦插繁殖,或多選擇枝椏變異者進行無性繁殖,迄今,凡種植桂花的,幾乎百分百都是雄株。這類依賴體細胞變異的繁殖模式,有可能更難掌握遺傳性也未可知。

在造園或景觀搭配上,由於桂花的特徵取其濃郁的香味,故而空間配置上宜注意該施業地的年度及月分佈的盛行風向、陸風及海風,以及地形,考量品系各月份的開花量來設計。

穗花棋盤腳 Barringtonia racemosa

花棋盤腳可以形成小面積的濕地原始近純林,社會空間結構至少三層次,絕對優勢的穗花棋盤腳在第一層的高度5-10公尺,大樹胸周有大於160公分者,也就是胸徑約51公分以上。第二層,它也是優勢木之一;第三層也有它的苗木。

1980年代,台灣南北兩端的水濕地、池畔等,台灣人因為其夜間開花的「垂簾式」煙火花美麗非常,早就植為園景樹。近40年來,以本土植物的鼓吹,造園界的推廣,全國低海拔各地,連乾旱的台中市區道路旁都有種植。

毫無疑問,它是台灣水池畔、水濕地造景的天王級樹種,甚至還可以耐陰至相當程度,半乾旱地也可成活,然而,還是以潤濕地為取向。若單獨一、二株種植,以其為主角,且四週無阻攔,加以適度修剪、施肥等,當可打造迷你《阿凡達》神樹奇景。

朴樹 Celtis sinensis

烈日風沙中的「勇樹」,西南半壁風頭水尾、墳場惡地,幾乎所有亞熱帶樹種都放棄的環境,朴樹頑強地獨活,更且,奇蹟式地,在新竹「九降風」的考驗下,在池和橋之南,鳳坑村的姜姓家族地,傳說其先人從1737年入墾該地後,為防風定砂,實施了在地物種的朴樹造林成功,也形成「樹林仔」的地名相傳至今。

就造園、景觀或綠化規劃而言,朴樹是耐風的優良樹種,同時也耐旱,因而在一些其他樹種難以生存的立地,可考慮以朴樹為之。如前述,它也可自行更新,甚至成林。目前為止,海岸造林亦多引用。坊間介紹朴樹嗜談其種實是古老年代的童玩等等,而鳥類一直都是它天然傳播的媒介。

台灣楝樹 Melia azedarach

無論從河堤、砂岸、墳頭、道路旁,楝樹就是一把把綠傘,在貧瘠的土地上,滋長溫柔的庇蔭。而它的春花,鑲著細細碎碎的紫色邊,美得心細,香得提神,紫暈由獨熾一格的青綠襯底,青綠葉又二、三回交疊迴唱;尤為厚實有力道的,旋轉性不一的樹皮,隨著樹齡增長,讓人心依止,讓鄉土意念著床。苦楝一夢、台灣情長。

由於植株量多,果實雖有盛年、凶年或中間型的替換,時空及世代多重交疊,植株從體態、物候到形相的變異劇烈,一般植物介紹的敘述,難以精準適用於不同個體,若要在景觀設計上符合搭配,或可先相好特定植株,依據主幹及主要側枝作遴選而移植;如果從種苗種植,則依不同階段做調飾或修剪。

通常,每年2月28日之前,中部的楝樹展花,台灣西南部冬令的肅殺,漠漠河岸、海濱村落,台灣楝樹的枯幹備感荒涼,只是在那命運、悲愴的交響中,很快地春雷驚蟄,沉默的生機頓時出冒,這裡不用思想起,每株莊稼漢各自扛起自家命運,綻放莊嚴神聖的尊嚴與美麗。

水柳 Salix warburgii

台灣低海拔、平地植物系列中,得以列位台灣特產種者稀少,水柳即為其一。也許就像北台夢幻湖的台灣水韮之類的,伴隨著候鳥無意間的傳播,由少量個體的遺傳漂變(genetic drift),逢機在台灣的水濕窪地特化而來也未可知。

依據樣區調查顯示,水柳林的樹高在10公尺以下,地被最濕或積水部位以李氏禾及較稀有的鐵毛蕨共配優勢或分庭抗禮。這樣的社會組合,水柳搭配鐵毛蕨,正是中北部低地水濕區,良好的植栽地景設計。

水濕地先鋒小喬木的水柳,它是短暫落葉性物種,雌雄異株,枝幹經常橫出斜伸。而一般植栽多挑直幹體型,但日久也會漸現本性。台灣水柳是亞熱帶自由主義的先鋒,呈現的是南國潮濕鬱熱型的散漫、發散與質樸。

杜英 Elaeocarpus sylvestris

杜英之於台灣天然林,如同舊時代的平凡人,只是綠色天地、常綠樹海中的一員,卻是沉默的中堅,在優勢林木因為更新、暴風或猛烈環境因子衝擊下陣亡等事故發生時,這些伴生、不顯著的配角很快地補位,撐起整體社會續絕存亡、無縫接軌的時段,它們擔任社會穩定度的結構性要角,直到優勢木又復返其盛相。

杜英分佈於華南、台灣、琉球及日本的亞熱帶闊葉林;台灣散見於海拔1,800公尺以下地區,依我調查經驗,它大抵是存於山坡的中上坡段,台灣西海岸殆自面海第一道山稜上即存在,也就是火焰山、鐵砧山、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的山稜即出現,然後往東向山區分佈之。

由於在原始林中,它可以是第一層樹,但多半位居第二層,而在第二層的樹體多傾向於橢圓體,杜英也不例外;它的枝葉相對緊密地環繞主幹密生,樹體身材屬於「審慎保守」、「中規中矩」的類型。以台灣近30年來大量推廣種植的結果判斷,它頗能適應於全國低海拔地區,海岸似乎較為不宜。

香楠 Machilus zuihoensis

香楠是全球僅見於台灣的特產,而且這種特產大概自上次冰河期北退之後,刻正朝多方演化、遞變的進行式,它從1907年3月首度被川上瀧瀰在瑞芳採集正式標本,且經早田文藏1911年將瑞芳拉丁化為種小名命名以來,迄今,列為學名的異名、諸多的變種名或異種名一簍筐,反映其形態、生態變異莫衷一是,混亂非常,間接暗示它正處於分化性的天演潮流中。

即便完全不造林,香楠自然演替的復健能力,以及龐多的事實顯示,近40年來,在全球暖化、氣候異常的大環境下,台灣自從產經結構劇變、林業轉型以來,天然次生演替成林最成功者,差不多就是香楠優勢社會!

它的樹葉上下表面不同,呈現淡蒼綠色及略白粉綠,既不炫耀、含蓄內蘊,但樹幹由通直、略有稜,到分歧微曲,色調柔和,象徵台灣人的質樸、素雅。它的美,不在於花果,而在於全株樹整體無形、有形的質感,耐看而漸生韻味。

紅楠 Machilus thunbergii

紅楠目前定於一尊的學名種,分佈於中國、南韓、日本、小笠原、琉球群島及台灣,而台灣從霧林帶海拔2,500公尺以下,以迄海岸第一道主山丘陵,存在龐多的在地、各地歧異分化的族群。

以景觀植栽而言,紅楠是「綠色的浪漫之花」,最大的賣點在初春或每年1~3月間的滿樹紅芽、紅新葉,加上它那打臘式的亮綠葉,渾身是生機旺盛的況味,是台灣東北半壁低山上坡段的最佳植栽之一。

紅楠樹高,以北台及東北台低山稜線天然生的族群,僅在3-8公尺之間,隨著微地形作調整。是名符其實的「常綠樹」,數據顯示,它的一片樹葉可以活出4~5年!

大葉楠 Machilus kusanoi

特產台灣大葉楠顧名思義,它是葉片最大的楠木類。拔極限分佈可上抵1,600公尺,但多見於1,200公尺以下的溪谷地或中、下坡段,它時而形成稍大面積的純林,最奇特的是,由於溪谷地在台灣本來就是日照率普遍最低的部位,加以水氣、霧氣等等複合因素,大葉楠採取的策略是抽高身材,大葉楠一旦成林,第一層喬木下方往往陰暗非常,導致第二、第三層物種被壓抑,而數量稀少,只有地被層陰生植物尚可維持較大的覆蓋度,又,第二層改由附生植物取而代之,形成大葉楠社會獨特的「空中花籃」景觀獨步天下。

大葉楠的生長快速,枝條的生長採取立體空間的擴展原則,每條新枝發生,大約在2、3年後就停止生長,改由下側枝或左右側枝再延長。它的一片樹葉通常可存活2年,但無法超過3年。

大葉楠是台灣低海拔溪谷或濕潤地超級雄姿的中或大喬木,無論單株或成純林的景觀設計都合適。它的質性就是頂天立地、高瞻遠矚、綠巨靈的氣概而笑傲江湖。

烏心石與蘭嶼烏心石 Michelia compressa

辨識烏心石最簡單,看小枝條先端的芽,都有褐色毛的苞片保護尚未開展的新葉,新葉要開展時,苞片(或叫托葉)掉落,留下在枝條上的一圈苞片痕跡,憑著褐色芽及苞片痕,在野外即可鑑定是烏心石。

根據調查經驗,烏心石海拔最高分佈如阿里山檜木帶內的2,300公尺,但中海拔的分佈中心在1,200~1,900公尺之間;1,000公尺以下的族群,愈接近蘭嶼、綠島的蘭嶼烏心石。

現今台灣栽種的烏心石,絕大部分都是低地或蘭嶼、綠島種源的「蘭嶼烏心石」,葉子、花果不仔細分,其實很難與中海拔的族群區辨,而且,中間存有漸進過渡型。蘭嶼烏心石的體型通常較矮,一般栽植者大概樹齡偏低,樹高多在7、8公尺以下,樹體多橢圓柱型,它的枝條脆弱,一折就斷。

台灣五葉松 Pinus morrisonicola

1908年,早田氏命名了Pinus morrisonicola,也就是特產種「玉山松」,可能是有人告訴早田氏玉山不產玉山松,同年稍後,更名為p. formosana福爾摩莎松,但是,依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條文,後者是多出來的異名,還是較早命名的才合法。然而,中文俗名則保留了早田氏的「知過必改」,叫之為台灣五葉松。

台灣五葉松當然是岩隙、山稜線排水良好貧瘠地,其他闊葉樹難以成活的立地或環境的先鋒喬木,但中生環境生長尤佳,低、中海拔及平地都合宜種植,但是,海岸地帶難以成活或生長不佳。

多植為園景,在松材線蟲肆虐,日本黑松、琉球松衰敗之後,異軍崛起,盆景亦大量應市。其小樹時,由枝條集生的節處計算,即可知樹齡。然而,光線不足或半遮蔭以下的植株,長得像竹竿瘦弱。

台灣欒樹 Koelreuteria henryi

美在鮮黃花到紅、褐果滿樹冠,綿延、連續長達4、5個月。然而,這是人為栽植的好環境條件下,才有如此盛景,在它原生的環境,花果往往無法如此頂盛。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台灣欒樹原生且特化於台灣低海拔山區溪谷或峽谷,通常是土壤化育不佳的岩壁隙,每年度有一旱季,而採取落葉的方式經過旱冬。

它是落葉小至中喬木,二回奇數或偶數的羽狀複葉,羽軸的基部膨大;直立頂生的密錐花序(thyrses)很有趣,也就是混合花序,以主軸為圓錐狀的無限花序(monochasium)。末梢的單出聚繖花序單位,中間的花可以是雌花或雄花,但側面的一定是雄花。

這是全台灣適合的陽性景觀名樹,不宜種在排水不良、陰生環境之外,各種立地皆可快速生長。質性方面,較偏躁熱、粗獷感,而樹形結構較鬆散。花、果甚醒目。

無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i

說起無患子,它是喜馬拉雅山麓帶,從南亞、華南、東南亞、台灣,到日本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落葉樹,落葉前的機制、環境條件截然不同於溫帶的紅色系列,改採黃色地景。

各種民族、種族,只要是在無患子分佈地理區的範圍,大家自然而然被它那龍眼大,又黃澄澄的果實所吸引,不約而同地,拿來洗衣或洗滌用,並以之為原料,製成各種產品。

它的質性,略粗放、半文雅,帶有飄逸的韻味。它穿的是蓬鬆的大風衣,隆冬或春寒料峭時卻脫光光。在景觀植栽方面,如果環境偏陰濕,則葉變色的程度低,也較晚落葉。設計植栽時,適合陽光直射、排水良好、上坡段或假山造景的乾旱地。

臺灣梭欏木 Reevesia formosana

臺灣梭欏木是台灣西南半壁江山,海拔約1,000公尺以下,中、上坡段的低山原始森林生態系中的伴生物種之一,新竹九降風地理區亦存在,可能其祖先係在最後一次冰河期來到台灣,在台灣特化為特產,但似乎陷入退縮型的行列,打從1914年被鑑定發表以來,隨著低山的開發而式微,也尾隨1980年代本土化運動的浪潮,被大肆育苗而遍植各地,招牌當然是「珍稀樹種」、滿樹花團及造型奇特且變色的果實。

從它亮麗葉的造形,以及短暫的落葉期,甚至是半落葉的生理現象,推測它是年度存有旱季的產物,而跨越初生及次生演替,在孔隙更新中,逢機續存的中喬木。

從過往栽植各地的表現型看來,在無競爭的人為培育下,可以適應全台低地、平地或都會環境,但愈往北部冬陰濕氣候區,則花果葉不僅延遲,甚至新、舊葉同時存在,而新舊葉同時紅褐相間,蔚為葉色之美。然而,基本上還是西南部較合宜。

青剛櫟 Cyclobalanopsis glauca

青剛櫟的生態幅度廣大,海拔的極限分佈上抵2,200公尺,但分布中心在100~1,500公尺間。在其分佈中心內,從山頂稜線到溪溝谷地皆可存在,方位也所在皆有。

如此廣闊的分佈,立地條件又是如此寬鬆,相對的,不同株樹之間,同株樹在不同年齡、同一年度不同的季節或月份,長出來的葉形、大小等形態特徵,也有了千變萬化的歧異。

在物候方面,今年授粉的雌花小果停止生長,必須要到隔年才發育,且在秋冬季才果熟。而且,號稱常綠樹的青剛櫟,許多族群及植株是每年更新樹葉,只因新舊葉「無縫接軌」讓人產生錯覺罷了。

台灣楓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台灣楓香是台灣植物科學研究史上最早期年代被鑑識的物種之一,它是在1866年,被一位從沒來過台灣的廈門領事Hance,命名、發表在法國自然科學年報上,因為他是最早合法、正式的命名,因而formosana就永遠留傳科學界,它不是台灣特產種,而是遍存中國黃河流域以南及台灣的古老物種。

「楓香」之所以叫「楓香」,是因為它那像是三趾鴨掌的葉片,植物敘述一般都說「三裂,幼葉常五裂」,葉形像是某種或某些楓樹的葉片,又因為它全樹,包括每一片樹葉、葉柄都很香,所以才叫做楓香,也就是富含芳香油(味),樹葉像楓樹的樹。

種植台灣楓香基本上不是觀花,而是全株樹形、樹葉的風動,以及變色等色界,但是,隱藏的質性在於全株樹脂的「芳香療法」。它是常人不能察覺,卻有隱形的穩定力量,來自地史遠古的心靈淨化效應。

台灣櫸木 Zelkova formosana

台灣櫸木是廣佈東亞中、韓、日的櫸木(Z. serrata)來台之後,隨著台灣環境的特殊性,可能歷經4、50萬年的在地化,形成今之特產種。

樹幹本來就是樹的主結構,很少有樹如台灣櫸木,坐定天地之間如許氣概的穩重,這是它極為密緻的心材的質感,所發射出的無形力道。它那塊斑狀樹皮的剝落,台語叫「紅芽、紅芽色」的韻味,大抵就是力道散發的窗口,台灣樹木中具有相似的色斑者即瓊楠,然而,瓊楠的褐紅帶有水的質感,相對於櫸木陽剛、骨氣的韻味,各執陰、陽。

它分佈全台亞熱帶至近於平地,但以西南部、南部為分佈中心。它是初生或次生演替的先鋒樹種,而可在土壤化育不佳的地域形成純林,或與許多物種共配優勢,形成亞極相社會。